公開征求對《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(2024)》(征求意見稿)的意見
為進一步強化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頂層設計,我們組織編制形成《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(2024版)》(征求意見稿)(見附件1)。
現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,如有意見或建議,請于2025年1月1日前填寫《征求意見反饋信息表》(附件2)發送至KJBZ@miit.gov.cn(郵件主題注明: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征求意見反饋)。
聯系電話:010-64102797、010-68205241
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
2024年12月2日
智能制造是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,是新時代新征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、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性、引領性任務。為切實發揮標準對推動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,2015—2021年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組織制定了三版《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》(以下簡稱《指南》),建立起涵蓋基礎共性、關鍵技術、行業應用等標準化方向的國際先進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。目前,三版《指南》階段性目標均已完成,并引領我國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取得明顯成效,關鍵技術標準加速突破,標準群建設與應用取得實效,有力支撐我國智能工廠建設和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攻關,助力智能制造發展從“理念普及、試點示范”階段邁入“深化應用、全面推廣”的新階段。
為貫徹落實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》《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》《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發展規劃》等要求,統籌推進新形勢新要求下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工作,前瞻布局“十五五”智能制造標準化方向,強化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與智能工廠培育、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、智能制造標準應用等工作的聯動和協同,支撐引領未來3—5年智能制造系統深入III發展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組織修訂形成了《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(2024版)》。《指南》(2024版)繼承并優化了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架構,系統更新了基礎共性、關鍵技術、行業應用等標準化方向,梳理了智能制造國家標準清單和行業標準清單,進一步強化《指南》對智能制造發展的指導性。
智能制造是基于先進制造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,貫穿于設計、生產、物流、銷售、服務等產品全生命周期,具有自感知、自決策、自執行、自適應、自學習等功能,旨在提高制造業質量、效率效益和柔性的先進生產方式。
總體要求
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,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要求,立足新發展階段,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服務新發展格局,深入落實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》《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》《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發展規劃》部署要求,堅定不移實施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戰略,強化標準支撐引領,統籌推進國內國際標準化工作,持續完善智能制造標準工作頂層設計,以高質量智能制造標準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,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,助力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,推動制造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轉型升級。
建設目標
到2026年,制修訂100項以上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,構建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。加快制定智能檢測、智能物流等智能裝備標準,研發設計、生產制造等
工業軟件集成標準,智能設計、智能管理等智能工廠標準,供應鏈建設、供應鏈運營等智慧供應鏈標準,數字孿生裝備、人工智能工業應用、工業數據流通等智能賦能技術標準,網絡協同制造、產銷一體化運營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標準,工業無線網絡、工業網絡融合等工業網絡標準,探索標準研制新方法,固化成功經驗和創新成果,形成典型場景系統解決方案標準,引導企業應用標準指導實踐,構建企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,推動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。
建設內容
(一)基礎共性標準
主要包括通用、安全、可靠性、檢測、評價、人員能力等6個部分。
1.通用標準
主要包括術語、參考模型、場景等3個部分。
2.安全標準
主要包括功能安全、網絡安全、數據安全等3個部分。
3.可靠性標準
主要包括工程管理、技術方法等2個部分。
4.檢測標準
主要包括檢測要求、檢測方法、檢測技術等3個部分。
5.評價標準
主要包括指標體系、評價方法、解決方案等3個部分。
6.人員能力標準
主要包括智能制造人員能力要求、能力評價等2個部分。
(二)關鍵技術標準
主要包括智能裝備、工業軟件、智能工廠、智慧供應鏈、智能賦能技術、智能制造新模式、工業網絡等7個部分。
1.智能裝備標準
主要包括智能感知與控制裝備、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、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、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、增材制造裝備等5個部分。
2.工業軟件標準
主要包括研發設計軟件、經營管理軟件、生產制造軟件、控制執行軟件等4個部分。
3.智能工廠標準
主要包括智能設計、智能生產、智能管理、工廠智能物流、集成優化等5個部分。
4.智慧供應鏈標準
主要包括供應鏈建設、供應鏈運營、供應鏈評估等3個部分。
5.智能賦能技術標準
主要包括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邊緣計算、數字孿生和區塊鏈等6個部分。
6.智能制造新模式標準
主要包括大規模個性化定制、運維服務、網絡協同制造、產銷一體化運營及其他等5個部分。
7.工業網絡標準
主要包括工業無線網絡、工業有線網絡、工業網絡融合和工業網絡資源管理等4個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