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obotaxi再次迎來爆發。
以特斯拉Robotaxi原型車Cybercab亮相為節點,整車企業Robotaxi業務相繼透露新規劃和新進展。
比如,有些曝光了新規劃:廣汽埃安計劃2025年推出Robotaxi,小鵬汽車計劃2026年正式推出Robotaxi;有些與自動駕駛企業合作:北汽新能源與小馬智行合作,極越汽車在2026—2027年與百度Apollo共同打造Robotaxi;有些則對自動駕駛企業進行投資,如廣汽集團全資子公司擬2700萬美元投資小馬智行等。
上述事例是Robotaxi大熱當下的行業縮影。目前,端到端技術正助力高階智駕加速落地。作為L4級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關鍵場景,Robotaxi的大規模商業化落地備受關注。
值得注意的是,“翻越”政策法規、成本、安全這幾座大山,車企對構建Robotaxi產業生態發揮了關鍵作用。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指出,車企作為核心力量,結合自動駕駛公司和出行服務商的合作模式,正成為加速Robotaxi市場化的關鍵。如今,隨著Robotaxi大熱,“金三角”的含金量在持續上升。
Robotaxi成關鍵“棋子”
賽力斯平臺技術體系副總裁劉宗成曾提到,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相關數據,新能源用戶對智駕的需求度在持續提升。具體來看,認為智駕有必要的新能源用戶占比在2022年為57%,而在2024年這一比例達到了71%。
在行業人士看來,從技術演變角度來說,目前智駕等級已提升至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“臨界點”。因此,在新能源汽車競爭下半場,Robotaxi成為車企布局的關鍵。
據悉,特斯拉發布的名為Cybercab的Robotaxi,僅有兩座,采用蝶翼式車門,沒有方向盤、油門和剎車板,完全依賴特斯拉的FSD。而根據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小鵬AI科技日上公布的小鵬智駕L4進展,小鵬的專項系統有可能取消方向盤,從原來必選變為可選,用戶可根據需要進行隱藏或使用。另外,針對L4會研發Ultra車型,Ultra車型將面向全球開發,為Robotaxi服務。
而在11月2日,小馬智行與北汽新能源舉行了L4無人駕駛車型開發技術合作簽約儀式。雙方將基于極狐阿爾法T5車型和小馬智行第七代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方案,合作研發全無人Robotaxi車型。目前,已圍繞自動駕駛車規級套件研發、車型生產、底盤冗余安全設計、座艙體驗創新等方面開啟技術攻堅,計劃在2025年完成并推出首批極狐阿爾法T5 Robotaxi車型。
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也曾公開表示,初步計劃明年推出L4級Robotaxi。他認為,現在很多在馬路上跑的Robotaxi都是路測,而埃安計劃明年大規模推出Robotaxi。據悉,廣汽埃安與滴滴出行成立了合資公司,2025年推出首款商業化L4車型,并且聯手英偉達、德賽西威,在軟硬件深度協同合作基礎上,共同打造L4級量產車。古惠南更是表示廣汽埃安將成為首個將L4規?;把b量產的品牌。
值得注意的是,車企對Rootaxi的態度并不都是狂熱。在今年7月份舉行的NIO IN 2024蔚來創新科技日上,蔚來創始人李斌就曾表示,智能駕駛的核心目標是解放用戶的精力并減少交通事故。然而,對于Robotaxi這一商業模式,他持保留態度,并明確表示蔚來堅決不會涉足這一領域。
據媒體報道,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馬東輝此前也對大熱中的Robotaxi發表看法。他認為,當L4級自動駕駛實現后,網約車和出租車的需求會大幅下降,這個市場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洞察。意思是,Robotaxi的前景未必好。
商業化土壤漸沃
古惠南表示,自動駕駛迎來高速發展期的背后,離不開以下四方面的加持:一是芯片算力在不斷提升,且成本在不斷下降;二是人工智能算法Transformer突破性應用,大模型在智駕領域應用;三是工信部、公安部等部門聯合發布了L3首批準入法規;三是多城市均設立了自動駕駛測試區域。
具體來看,在成本方面,Apollo第三期無人車選用的進口主激光雷達,成本高達40多萬元,如今的國產激光雷達,價格已經下降到10000元以內。這也帶動了Robotaxi整車價格的下降。此前,馬斯克稱CyberCab的成本將低于3萬美元,交通成本約為0.2美元/英里,預計于2026年開始生產。根據公開報道,第六代百度Apollo無人車將于2024年投放,搭載第六代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,整車成本相較上代降低60%,售價為20.46萬元,幾乎和特斯拉的Cybercab一致。
隨著不少地區相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,Robotaxi服務范圍也在不斷擴大。拿北京來說,北京南站、豐臺站、朝陽站、清河站、城市副中心站等五個重點鐵路樞紐客站及大興國際機場、首都國際機場“五站兩場”接駁,是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3.0階段擴區建設打造的重點場景。目前,大興機場已開放常態化自動駕駛接駁,來自蘿卜運力、小馬智行、文遠知行、安途智行等4家公司的40輛車,累計測試里程超22萬公里。
數據顯示,截至2024年6月,已有51個城市出臺自動駕駛試點示范政策,其中,武漢、北京、重慶、深圳、廣州、杭州、上海等七座城市向多家企業發放了無人車資質,先后進入全無人商業化試點階段。
前期的示范能夠在路線規劃、政策開放與車輛監管等方面,為相關政府部門提供可復制推廣的協同管理模式,為后續企業參與場景建設奠定基礎。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推動自動駕駛政策法規“先行先試”。2022年8月1日起,《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》生效,深圳開始允許無人駕駛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行駛。據悉,北京市正在推動《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》立法工作,已于今年9月通過一讀,今年年底力爭能夠完成,到明年爭取能夠實施。
此外,對于目前行業頗具爭議的技術路線,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指出,在無人駕駛技術的探索與應用中,多種技術路線將長期共存。激光雷達、視覺識別等技術各有優勢,適用于不同場景和需求。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變化,這些技術將繼續相互競爭、補充,推動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。
“金三角”含金量在持續上升
近段時間來,芯片企業黑芝麻智能、地平線,自動駕駛企業文遠知行、小馬智行等接連上市,為技術變革與商業化發展埋下了伏筆。對Robotaxi持保留態度的李斌,也不否認其在技術層面的進步。
毫無以為,在技術方面,目前自動駕駛已發展到L4級別,然而,大規模商業化仍然停留在L2級別。技術水平是自動駕駛公司在競爭中勝出的重要因素,商業化則是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。
目前,為推動Robotaxi大規模商業化落地,形成了由“車企+自動駕駛企業+運營商”形成的三方合作模式。在這一模式中,自動駕駛企業提供Robotaxi的軟硬件解決方案,OEM負責整車的量產,而運營商則提供服務場景。
以小馬智行為例,目前已經構建了包括“小馬+吉利+曹操出行”、“小馬+廣汽+如祺出行”和“小馬+上汽+享道出行”在內的多個生態閉環合作模式。值得注意的是,北汽新能源與小馬智行的合作也是在Robotaxi的商業模式下進行,由北汽新能源負責車輛生產,小馬智行提供自動駕駛技術解決方案。
事實上,“金三角”的運行模式早在幾年前就已開始。比如Momenta+上汽+享道出行。如今來看,這一模式的含金量還在繼續上升。值得注意的是,北汽新能源與小馬智行的合作也是在Robotaxi的商業模式下進行,由北汽新能源負責車輛生產,小馬智行提供自動駕駛技術解決方案。滴滴自動駕駛獲得了2.98億美元C輪融資,由廣汽領投,加速首款Robotaxi量產車落地。
此前,滴滴自動駕駛與廣汽埃安成立了合資公司—廣州安滴科技有限公司。廣汽埃安副總經理張雄表示,與滴滴自動駕駛成立合資公司,不僅率先探索出行業首個L4商業化路線,構建了全球首個“技術+智造+運營”L4商業生態閉環,同時還能通過L4規?;慨a進一步降低相關技術成本,為高階智駕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鋪平道路。
“隨著車企、自動駕駛、運營平臺‘金三角’模式基本確立,運營效率優化也促使Robotaxi單位服務成本逐步下降。”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指出,“這一協同效應不僅推動了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和推廣,還為未來出行方式帶來了革命性變化,預示著一個更加智能、便捷的出行時代即將到來。”
不過,李斌也指出,Robotaxi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,比如交通量的問題。一座城市能容納的運營車輛數量是有限的,無論這些車輛是否有人駕駛。需要清醒地認識到一點:Robotaxi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像軟件或云服務那樣可以無邊界擴展的生意。
目前來看,政策法規、成本、安全這幾座大山的阻礙在一步步移除。有行業人士認為,Robotaxi全面商業化落地的時間,一定會比行業和消費者預期的更早到來。這場極具想象力的技術變革帶來的影響,還需要給予足夠的耐心來等待。